喜讯!中山一院党委荣获“中山大学先进党委”称号
近年来,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我院党委紧紧围绕医院发展中心目标,全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按照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通过创新党建工作,促进医院各项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医院2018年党建工作考核优秀,院党委入选中山大学党建工作标杆二级党组织培育名单。
弘扬“支部建在连上”光荣传统,把支部建在专科上、把支部建在团队上,夯实基层党建之“基”。2017年完成全院党(总)支部换届选举,党组织数量从原来4个党总支53个党支部调整为12个党总支93个党支部,党员数量由原来平均每个支部50人调整为28人,实现党建工作对所有科室覆盖。
实施“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积极发挥头雁作用。全院临床科室63位支部书记100%拥有高级职称,其中正高占了70%,支部书记是所在领域的学术骨干,其中87%的党支部书记兼任了科室主任或副主任。
建立党委委员和党支部书记联合培养制度,加大高层次人才的党员发展力度。2018年度发展党员13人,正高5人,副高4人,其中包括匡铭、韩建德、冯霞等杰青、科主任、业务骨干,高层次人才加入党组织在医护人员中起到辐射和带头作用。
打造“一支部一特色”,激发党建新活力,推动党建工作品牌化。2018年全院开展专业特色的党建活动超过300场,8个党支部荣获“最佳党日活动”,我院党委荣获二级党组织组织奖。
服务社会,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不忘医者初心,在援疆援藏援外等工作中践行为人类除病痛助健康的使命。2018年76批215人次医护人员、40多个支部开展援藏援疆对口帮扶义诊工作。首次独立组建“送医上岛”斐济援外医疗队,完成2018中国多米尼克“和谐使命”,人民日报进行了报道。
抓好宣传、文化建设,提高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医院活力。搭建院外+院内、线上+线下的全媒体平台,打造有影响力的医院新媒体传播矩阵。2018年获中国医疗机构互联网品牌影响力“全国十强”。
党建促业务,医院各项事业取得新突破。2018年成功入选国家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项目储备库,获中央预算内投资1.5亿元。2018年全年门急诊量399.53万,继续保持在高位,出院人数和手术人次数稳步增长,疑难危重病人收治率不断提高。
人才引进和培养取得丰硕成果,2018年共有65人次进入国家、广东省等各项人才计划,其中新增国家杰青、国家优青、万人青拔等国家级人才项目数居国内医院前列。2018年获8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4项授权专利。陈旻湖教授带领的炎症性肠病创新研究团队获第五届中大“芙兰奖”。医院获评为2018年度广东省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站点先进单位。
肖海鹏教授带领的临床医学教师团队入选教育部首批 “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儿科蒋小云教授荣获广东省“特殊支持计划”教学名师称号;外科匡铭教授、赖佳明教授荣获“南粤优秀教师”称号;莫樱副教授荣获全国首批百名“优秀专业基地主任”称号;唐皓副教授荣获全国“优秀全科专业带教教师”称号。
由我院主编或副主编的3部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正式出版发行;肖海鹏、陈旻湖等9位教授获聘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十三五”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9种规划教材第二版的主编、副主编。2人入选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委员会,4人入选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医院获得第十二届中山大学临床教师教学技能大赛特等奖及最佳组织奖。
获奖名单
中山大学先进党支部
(排名不分先后,共7个)
内科一支部
外科十一支部
妇产科二支部
心血管二支部
行政后勤四支部
儿科支部
急诊科支部
中山大学优秀党务工作者
(按姓氏笔画排序,共5人)
李志坚 杨 璐 林崇健 赖佳明 廖新学
中山大学优秀共产党员
(按姓氏笔画排序,共50人)
马 毅 王卓青 王 琼 吕伟明 吕鉴尧 刘凤琪 刘钧澄 刘 敏 孙祥宙 苏 乔 李子康 李延兵 李素萍 李家平 李 娟 李惠娴 李晶晶 杨建勇 肖隆斌 吴金泉 何 文 何 苗 何善阳 张坪华 张诗军 张 弩 陆 缨 陈旭素 陈旻湖 陈泽斌 陈柏龄 陈彩平 陈燕奎 陈 曦 武迪德 周慧敏 周燕斌 郑可国 郑 莹 顾立强 翁云霞 黄雄庆 黄燕梅 曹少珊 董吁钢 谢晓燕 蔡世荣 廖创新 廖威明 廖献花